骏伯劳动关系网论坛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 分级诊疗:合理配置资源 转变就医秩序


  共有1376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分级诊疗:合理配置资源 转变就医秩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bjlb602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42 积分:250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6-10-11 9:13:48
分级诊疗:合理配置资源 转变就医秩序  发帖心情 Post By:2017-8-2 15:00:40

基层诊疗量上升 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记者: 按照国务院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意见》 要求, 今年分级诊疗的目标之一,是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要达到65%以上。 目前, 分级诊疗在我国的推行情况如何? 这一比例在今年能否实现?

  顾雪非:根据 《2017年卫生计生统计提要》中的初步统计数据,2016年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为55%, 而2014、 2015两年分别为57%、 56%。 今年全国要实现65%以上的目标有一定难度。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省份年初已达到了60%, 应该有希望实现这个目标。

  分级诊疗在全国推行中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分级诊疗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截至2016年底,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启动分级诊疗工作, 270个地市级以上试点城市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50%的县开展了基层首诊试点。

  二是在分级诊疗试点省份,基层诊疗量持续上升。 据统计,19个省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三是双向转诊初现成效。 全国上转总例 (次) 数近千万, 同比增长62%; 下转260万, 同比增长117%。

  四是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62.5%的省份已落实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费,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12个省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五是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1个省份在50%以上的县级医院或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上海等8个省市达到100%。

  2017年,全国85%的地市级城市将全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一批分级诊疗的典型经验,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为抓手, 以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 落实基层首诊。

  就医秩序的改变牵动多方面改革

  记者: 现在全国有几种分级诊疗的运行模式?

  顾雪非: 从实践来看, 目前我国分级诊疗逐步形成了五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 是厦门、 镇江代表的以慢性病为突破口的模式。 该模式通过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 探索和建立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机制, 让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居民健康管理责任, 引导居民实现慢病自我管理。

  在厦门, 由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共同组成 “三师共管” 团队,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以慢性病为突破口, 优先覆盖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计生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带动常见病、 多发病等普通疾病的诊疗下沉社区, 着力完善签约服务方式、 服务内容、 收费标准、考核激励机制、 技术支撑和家庭医生职业保障措施等。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

  第二种模式, 是北京、 江苏和深圳代表的以构建医联体为切入点的模式。 该模式在城市中,以三级医院为龙头, 覆盖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医联体; 在农村以县医院为龙头,全面推行县、 乡、 村一体化, 推动医联体内人、 财、 物、 管理、服务 “五统一”。 通过构建医联体,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以北京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该中心建立了家庭医生首诊负责制, 并在以复兴医院为龙头、 二三级医院为补充的纵向医联体内, 落实优质资源共享和优先服务签约, 引导居民到社区签约和首诊, 因病情需要转诊的, 家庭医生优先引导患者在体系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就诊。 家庭医生提供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个性化签约服务形式, 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

  第三种模式, 是安徽、 四川代表的以诊疗病种为抓手的模式。从慢性病、 多发病、 常见病切入,制定病种的分级诊疗指南和管理规范, 明确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定位、 诊疗目录、转诊原则、 转诊流程以及用药目录,建立服务对接机制。

  在安徽省天长市,3家县级医院牵头, 分别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结对协议, 组建三个县域医共体。医共体内由牵头医院统一人、 财、 物资源管理和业务管理, 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区域HIS、 影像、 检验、 心电、 病理五大中心, 整合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共体内信息互通。 同时大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对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制, 由牵头医院统筹管理, 结余由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按比例分配。

  第四种模式, 是上海、 杭州代表的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的模式。 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 让居民签约后享有健康评估、全程健康管理、 优先获取上级医院专科资源等多项优惠服务。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项目和服务标准, 为签约居民提供有针对性、 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上海从2015年起就开始“深耕”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居民在与1位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 再选择1家区级和1家市级医院签约。 居民可在签约组合内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 若需转至组合外机构就诊, 需要由家庭医生转诊。 如此一来, 形成“1+1+1” 签约服务组合模式。在保障居民享受签约服务的同时, 逐步引导居民改变就医习惯,形成合理就医秩序。

  第五种模式, 是青海、 宁夏代表的医保政策引导模式。 健全完善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 不同医疗机构实行不同的报销比例,逐步对慢性病实行按人头打包付费。合理设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 呈梯度分布, 激励医疗机构调整功能定位, 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在这种模式下, 甘肃省庆阳市采取了人、 财、 物整体托管和业务托管形式, 在市县、 县乡两级形成较为紧密的医联体。 合理确定县级、 乡级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诊疗病种, 符合诊断标准的新农合患者, 原则上首先在参合地相应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逐级转诊, 越级诊疗的结果, 是报销比例大幅降低。 同时, 分级诊疗病种实行“总额包干、 限额预付、 超支不补”的支付制度, 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自身诊疗服务能力。

  推进改革的关键是三级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

  记者: 推进分级诊疗, 意味着三级医院的门急诊要有一部分分流到社区, 意味着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 推行起来将会面临哪些困难?如何推进改革?

  顾雪非: 对于三级医院来说,门诊量减少, 医院的收入会因此减少,医生收入也会相应降低。对于患者来说, 习惯了看病直接到三级医院, 现在转向社区就医,会有一个重新认识和适应的过程。

  我认为, 推进改革的关键是如何确保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收入不降低, 这就要求必须协同推进薪酬制度、 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 医生多点执业等改革措施。 国家对三级医院的定位是重点发挥其在医学科学、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 现有体制下, 医生的阳光薪酬水平低, 医疗服务价格扭曲, 只有通过增加服务量来维持和提高收入。 因此, 打破困境的办法, 是促使医院通过改革, 不再过分依赖服务的数量而是服务的难度、 质量。 由此可见, 薪酬制度、 医保支付方式、 医疗服务价格都需要改革或调整, 以实现三级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 另外, 应鼓励医生多点执业, 例如, 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 有利于吸引患者, 推动分级诊疗。

  记者: 分级诊疗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接得住”, 意味着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您认为该如何解决目前基层留不住人、 诊疗水平难提高的问题?

  顾雪非: 一个行业要吸引到高水平人才, 薪酬水平、 社会地位是关键因素。 现在整个医疗卫生行业都面临人才缺乏问题, 原因是复杂的。 而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人的情况更加严重。 在农村,不少卫生室后继无人。 近些年,不仅病人向上流动, 医务人员也在向上流动。

  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不住人、水平较难提高的局面, 一方面,医学教育模式要调整, 基层需要的是合格的全科医生; 另一方面,想办法吸引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或者独立执业。但无论如何, 合理的薪酬待遇是留住人的关键。 建设和发展医联体,让人在医联体内流动可能是一个办法, 但目前刚起步效果还未显现。 此外, 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个人诊所也应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重要力量。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