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要看时效。
如果已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则后面均无需再作论证。
二、如在时效内,则要审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有无可能存在劳务关系、承揽关系、业务外包等类似是而非劳动关系情形.
三、如果存在劳动关系且又在时效之内,则需审查是否存在无需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
1.是否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2.对于合同期满继续用工但未续签劳动合同的,要看劳动合同中有无关于原劳动合同期满如继续用工则劳动合同自动延续的约定
3.是否存在用工主体合并、借用的情形。
四、在时效之内,又存在劳动关系且不属于无需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则需要审查有无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免责情形
五、最后的机会了--有无等同于劳动合同的文件
最典型的是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就业意向书等,一旦该些文件中明确了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比如明确了岗位、职务、工资待遇
等内容
六、如果实在要给,也要从数额上着手
1、二倍工资是从入职的第二个月开始计算,最多赔偿11个月,别把这个基本的规则都搞错了!
2、关于二倍工资的计算,各地有不同的标准,有些地方明确不包括加班费、年终奖等其他工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