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职场的风云变幻中,裁员事件如同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无数员工陷入迷茫与不安。然而,在这场风暴中,除了员工们,还有一群人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就是HR。你可能会觉得奇怪,HR不是企业的管理者吗?怎么也会陷入困境呢?这背后的故事,可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
01.HR的无奈
我的朋友小李,在一家民营企业担任HR,从毕业到现在已经5年了。这5年里,她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今年公司业绩不佳,资金紧张,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核心骨干,她和老板一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出门打车办事,她主动放弃报销;在外面吃简餐,也不让公司买单;甚至连办公室用的胶带、剪刀这些小物件,她都自己掏钱买,让大家一起用。这一年,她在人力资源工作上,没有向老板多要一分钱。
在帮助公司完成缩减编制、减员增效之后,她觉得自己也算是公司的“老人”了,工作卖力,无怨无悔。可就在她以为自己能安稳度过这段艰难时期的时候,老板却把她叫去约谈……没错,负责裁人的HR,也被裁了。
02.HR的“原罪”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荒谬?但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为什么勤勤恳恳的HR,也会被裁呢?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说:HR价值低,替代性强,只会花钱不会赚钱。
几个月前,蔚来汽车裁员的时候,也向外公布,首先被裁的就是HR。为了控制人力成本,把不赚钱的、能裁的都裁了。在一些管理者眼里,HR就是只会花钱的部门。
虽然HR平时的工作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保障,但归根到底,HR不能直接创造收益。通常,公司里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部门”,是企业的驱动力,他们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利润。而在大多数公司里,HR的价值,不仅老板看不见,就连HR自己,有时候也说不清楚。
一些事务性的HR,工作内容大家都很清楚:招聘面试、缴纳社保公积金、员工考勤和工资、员工出差餐旅……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事务性工作。做招聘的HR,每天、每周、每月给公司招到多少人,以此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却忽略了招聘的周期、留存率、招聘的有效性等等;做培训的HR则说自己一年给业务部门举办了多少场培训,却不能告诉老板,通过培训是否帮助业务部门达成了业绩指标、达成了多少……
事情很多,都很基础,很难有可量化、可转化的成绩。一旦老板下定决心裁员,可能一个财务人员就能直接把HR替代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只不过很多HR还蒙在鼓里,以为一切都还安好如初。
再加上无人工厂和机器人的出现,倒逼着企业转型,也倒逼着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拥抱不确定性,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你从事的是普通机械性的工作,下一个被替代的会不会是你?
03.HR的误解与价值
说到底,HR本质上也是员工,一旦遭遇裁员,可能前脚刚送走同事,后脚就给自己办了离职。毕竟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所有员工都要拉出来“背锅”。
但说HR只会花钱、不会给公司创造利润,这是对HR最大的误解。
先说花钱这件事,我们回归到企业效益最基础的公式上来:利润=收益-成本。虽然人力资源不能直接创造收益,但如果能降低成本,同样也能提升公司的利润。而人力成本管控,恰好就是HR工作里重要的一环。如果能控制好成本,又怎么能说HR只会花钱不赚钱呢?
再说裁员这件事,HR在执行裁员的时候,总会发现公司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很多事情都会面对两难选择。在员工眼里,凡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矛盾的地方,大多都是不人性化的。在老板眼里,任何事情都要无条件服从公司的管理制度。
这个时候,好好执行制度,才能对所有员工都公平。但难就难在,一旦坚决地执行规定,可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为了裁员,使用各种手段,只为达到目的。HR也不想坏了名声,除了“拿钱办事”,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按照规则办事,最好能平衡双方。但平衡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太难了。
04.HR的破局之路
在裁员中,不管是为了更好、更规范地裁人,还是为了防止自己被裁,都倒逼HR要及时拥抱变化,做出改变!
不懂业务,也不愿意主动学习业务,大概是99%的企业HR的通病。一轮又一轮的裁员,一项又一项的组织变革,仅仅知道固守六大模块,最后困住的只有自己。
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似乎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没有HR不行,有了又嫌“拖后腿”。但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不管企业实行何种战略,发展哪种业务,本质上,人都是核心。
当人力资源部门不被重视,导致人才流失,就会导致业务差,业务差为了减少成本,人力资源部门就会更不受重视,进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对于HR本身来说,想要跳出安逸,就要主动进行转型:
向财务跨界,做全能型HR:很多HR都有会计上岗证,懂得精通三张报表,如何分析开源节流以及人工成本降低的方法,这是现在很多HR正在做的事情。只有懂得了这些,你才获得了和老板对话的资格。如果你作为HR,会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或许再也不用听“财务的事情你做不了,但你的事情财务也能做”这句特别伤人的话了。
向业务转型,做价值型HR:懂业务的HR和不懂业务的HR之间,隔着一万个职业瓶颈。业务部门已经不局限于期待HR提供后勤服务,而是能够驱动业务结果的价值创造。比如华为拆分人力资源部门,成立总干部部,将人力资源部定性为“支撑”部门,HR就是执行机构,重服务,而不是管理,这就需要深度了解业务。
向专业深挖,做专家型HR:通晓组织内部逻辑,了解企业运营策略,同时还精通企业管理,这样专家型的HR到哪家企业都受欢迎。比如最近阿里正在用120万年薪招聘的中台HR,就是这种类型的HR,站在时代的前列,重新看待组织,看待管理。
时代很公平,会带着那些愿意拥抱变化的人高歌猛进,也会将残酷留给那些裹足不前的懒惰者。这一点,不管是对HR,还是被裁的员工,都是一样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HR的困境与破局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能给每一位在职场中努力奋斗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相关阅读:HR必需挽留的几类员工,不可让其轻易走!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 |
时间: 2025-03-25 14: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