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网 >聚焦中国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城管业务外包变身黑社会是改革的败笔

  2008年,深圳试水由政府“购买服务”,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部分城管的职能交给了物业公司,效果不俗,城管业务外包的所谓“西乡经验”随后逐渐在深圳全市推广。然而今年7月18日,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一起涉黑案件承包城管业务的某公司全体25人涉嫌收取保护费、寻衅滋事被一窝端城管业务外包的弊端突然被暴晒在阳光下。(8月4日《羊城晚报》)

  表面看来,政府“购买服务”确实是一个亮点。这样一来,政府省心,也节约了大部分人工诸方面的成本投入。而且乍一看去,效果还很不错。但光鲜外表的背下也藏有脓疮,掩盖着不少的丑恶现象,一直到5年后被恶性案件引爆,这期间的得失值得深思和警醒。

  准入资质、运行监管和质量考核等都是一团乱麻,怎能搞好服务?服务区发包时,竟然采取围标抓阄的形式。招标没有统一标准,是各个街道办自己把握的,至今全市并没有一个统一准入标准。暗箱操作难以规避。是为入口乱。

  不少协管员到公司后,仅接受简单培训就匆匆上岗,有的甚至缺乏基本培训。加上他们缺少公务员纪律、法规方面的约束,导致部分协管员参与违法行为。平时小贩向协管员交费,当有小贩不从时,协管员直接砸摊。协管员欺上瞒下,当街道检查时,小区难见乱摆卖等现象,实际上都是协管员事先通知小贩让他们不要出来。管理片区的队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为监管乱。

  城管执法一直是个全国难题,但面对难题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如许多地方的城管先后出现了温和执法、柔性执法、围观执法、眼神逼退执法、列队布阵执法……这些尝试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在力求推行一种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值得肯定。城管外包虽说也是一个改革,但其服务的宗旨不能改变,其文明执法不能随着外包变味了,更不能沦为黑社会的性质。

  从深圳的城管外包来看,许多涉黑团伙都摇身变成“执法者”,他们披着政府的外衣从事非法活动。既危害了社会,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收保护费、打砸抢、争地盘,“城市保姆”一下子演变成了“黑城管”,这样的“服务”谁敢接受?真正的城管工作性质,在悄然转移变味。城管服务外包,理论上很好,可实践上却很糟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改革的败笔。

  城管业务外包,对政府而言是购买服务。而对一些涉黑团伙而言,是看中了潜在的“利益”,如向摊主店家收取保护费等。一包之后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那就等同于是一种懒政作为。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黑城管的所作所为不可能不被暴露知晓。知道却不及时干预整治,只能说是一种有意的纵容和姑息。或是有意地利用了黑社会的“恶”去“以毒攻毒”,以期达到不俗效果。城管业务不是黑社会打码头,现在弊端已被暴晒在阳光下,窃以为还是尽快取消此类改革还原城管的本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