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网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每月掏钱交社保,你真的了解社保吗?

  自7月1日起,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江苏、安徽等在内的多个省市迎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大换血”。调整的幅度多大?

  新规实行后,企业和个人会受到哪些影响?到手的工资是变少还是变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三大核心业务缴纳比例均有小额浮动。

  对于水平线以下的小伙伴,除了工资条稍微拖了后腿,实质影响并不大。对于过了及格线尤其是城市中高产们,先呵呵打个哑谜。

  针对社保话题,网友热心抛出了十万个为什么,这里挑选热门的几个与大家分享。

  一、此次社保调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社保调整的工资标准以上一年度你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如果去年你的工资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60%,今年7月后(含当月)就按平均工资的60%缴费。如果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二、社保基数上调,到手的钱是变多还是变少?

  答:虽然从表面来看,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上交的钱都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到手的工资会一定幅度减少。

  不过钱并没有真正减少,而是转换为了个人社保账户里的余额。

  前提是,你的社保得接着交下去。对于企业而言,缴纳社保是义务和员工福利的需要,此次调整,成本会有所上扬。

  三、如果工资不升反降,社保会不会涨?

  答:网上公布了两种不会调整社保缴费基数的情况:

  一是当年入职的新员工,按照入职时的薪水确定社保缴费基数;

  二是上年度没涨工资的员工,社保缴费基数维持不变。如果工资下降,社保缴费基数还会跟随下降。当然,以上两种情况得先参考上面提到的当地平均工资。

  四、为什么每年社保调整定在7月,而不是年终?

  答:社保调整一般要参照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而一般到每年7月,全国各地的平均工资才会出来。

  往年都这样,慢慢就固定在了7月。

  五、个人交社保和公司交社保,哪个更划算?

  答: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公司承诺五险一金,只按最低标准交。

  而个人缴纳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档位(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不受离职异动等影响。

  从成本上考虑,当然是个人和企业联合承担更经济划算。因为在常规缴纳中,企业需上缴部分都占大头。

  比如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全部承担(以上比例仅作参考,比例因地因人而异)。以上全由个人承担,可想而知。

  六、社保交了多少年后可以不用再交?

  答: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

  15年是最低缴费年限,不过并不是说缴满15年就可以不缴费。有就职单位或个人有足够经济实力,可以继续交。

  个人享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直接相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七、交上10年社保,如果意外去世,是否打水漂?

  答:根据社保的规定,个人意外死亡,账户余额可以由配偶、子女等合法继承人依法继承。

  关于具体的继承金额,和当事人的社保账户金额有关。也和当事人死亡情况相关。

  一般分为两种:

  1、在职时死亡,继承额=死亡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2、退休后死亡,继承额=离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离退休时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本息占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比例。

  八、交社保的钱都去了哪里?

  答:没错,除了储蓄,一般去做了相对靠谱的投资。

  按国务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保基金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一些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投资(如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运作,为降低风险,投资额度有一定限制。

社保基金委托单个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的资产不得超过年度社保基金委托总资产的20%。

  
相关阅读:海外侨胞注意!这样做,你的养老金可能不保!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 时间: 2017-08-15 09:36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