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网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即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取消门诊预交金,并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

  20世纪80年代,我国陆续建立了住院预交金制度和门诊预交金制度。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预交金的原有作用已逐渐弱化。《通知》明确指出,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同时,自2025年6月30日起,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将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住院预交金额度也将相应降低。

  取消门诊预交金的意义

  取消门诊预交金,对于患者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轻了经济负担。患者无需再因费用问题而延误治疗,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医疗服务。此外,取消门诊预交金也意味着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无需提前缴纳一笔额外的押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住院预交金的调整

  住院预交金的调整,同样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使得患者在生病需要住院时,不再需要提前准备一大笔住院押金。这一举措,不仅让患者在就医时更加从容,也为患者的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预交金的定义及背景

  预交金并非挂号费,而是患者在门诊就医或办理住院手续之前,需要预先支付的一笔押金。这笔押金作为后续治疗费用的一种保障,是公立医院传统的收费方式之一。在过去,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了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预交金的作用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

  改革的具体措施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交金管理改革将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限时清退患者已缴纳的门诊预交金。同时,持续优化门诊收费流程,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可以自愿选择支付方式。对于一些不熟悉新型支付方式的老人,医院仍保留为他们提供预存费用的方式。此外,对于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的复杂情形,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医疗机构也可以预收费用。

  二是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低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具体而言,将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患者医保类型和报销比例等因素,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以某医院为例,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某病种过去三年平均住院费用为900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费用为3000元。那么,该医院向该类患者收取的预交金,不得超过3000元。

  此次预交金管理改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取消门诊预交金和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让患者能够更加轻松地享受医疗服务。

 

相关阅读:2250元/月!如果你在广州失业了记得来领!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 时间: 2025-03-31 15:30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