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网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它在劳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功能障碍程度鉴定

  1.定义

  这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进行的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例如,一个工人在工作中不幸被机器压断了手臂,经过治疗后,医生和鉴定专家会根据其手臂的功能恢复情况来确定伤残等级。如果手臂完全丧失功能,可能被鉴定为较高等级的伤残,如三级或四级。

  2.鉴定标准

  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对各种身体部位的损伤、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都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对于脊柱损伤,会根据椎体骨折的类型、数量以及是否伴有脊髓损伤等因素来确定伤残等级。

  3.鉴定目的

  用于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待遇。不同等级的伤残职工可以依法享受不同程度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例,一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可以享受27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补助,而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以享受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鉴定

  1.定义

  是对工伤职工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的鉴定。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比如,一个工伤职工因严重的脑部损伤,导致不能自己吃饭、穿衣、大小便等基本生活活动,这种情况就属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鉴定标准

  主要参考工伤职工的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主行动等五项生活自理范围。如果这五项中有四项以上(含四项)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就可以鉴定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三项需要帮助的,鉴定为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一项或两项需要帮助的,鉴定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鉴定目的

  用于确定工伤职工的生活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标准最高,一般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标准是40%;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标准是30%。这些费用用于帮助工伤职工支付护理人员的工资等费用,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

  1.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后,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都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受理与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3.结论送达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及时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公正的鉴定,为工伤职工提供合理的待遇保障,同时也为工伤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关阅读: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实施,一图读懂有哪些亮点?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网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 时间: 2025-05-12 11:01

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标有“中国劳动关系网”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关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劳动关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与本网联络,请在15日内联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