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逐渐变为浪涛
在房地产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开发商赚的钱动辄以亿计,根本不用在乎人事费用。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房地产企业多年听不到的词汇“裁员”,逐渐流传开来。某知名房地产企业老总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说:“公司现在这么多人,其实只要一半人就够了。”想裁员的意愿非常明确。
业界估计,2008年年底,地产行业将迎来一波裁员的高潮,说得更确切些,应该是人事变动的高潮。万不得已
“房地产企业的人员成本其实是很低的,”盛基集团副总裁朱咏敏对记者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裁员的。”
在房地产市场向好的时候,对开发商来说,人员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位曾经上过富豪榜的开发商告诉记者:“我在2002年前后赚了几个亿,公司100多人没事做,就养着,一点儿压力也没有,后来是员工看没事做才慢慢走的。现在公司几十个人。”
但是,到了2008年却不一样了。经过2005年的降价,很多开发企业,尽管对后市依然乐观,但是对房地产暴利的预期已经有所下降,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大大上升,加之2008年银根紧缩,开发商感受到压力确实越来越大。
很多大的地产企业已经不再招人了,对员工实行“只出不进”政策。由于大企业要顾及社会影响以及法律问题,很少直接裁员,都是通过轮岗,将不想用的人轮到很差的岗位上,让员工自己提出辞职。
除了地产企业之外,下游行业的企业,有的已经开始裁员。
“我们做企划、代理,本身利润就薄,业务不好,只能裁员,养不起人,公司裁了一半的人。”某营销代理公司田总经理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原来30来人,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了。”在上海的营销代理行业,该公司曾经是20强之一,但是,由于市场情况不好,没有项目可做,不得不裁员。“裁的主要是平时表现不好的,还有就是不重要的岗位。”田总对记者说,“比如行政、客服等不重要的部门,裁的多;核心的销售部门,裁的少。”
上海某知名的房地产广告设计企业,今年以来业务萎缩了一半以上,而广告设计行业,主要的成本就是人员成本,人员工资相当高,因此不得不裁员。该公司老总感叹地说:“都是核心人员呀,原来都是宝,现在没办法呀!明年估计市场也不好,实在养不起呀!”借机换血
“企业人员一定要流动的。”某知名企业人力资源公司老总告诉记者,“大发展的时候,企业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现在形势不好,苦练内功,就是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在国外也是很正常的,裁员不仅仅是节约成本,也是为了换血,让更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岗位,让企业更有活力,这是非常必要的。”
据悉,在龙湖,也在悄悄进行人员调整,将不合适的人调整走,同时引入想要的人。尽管很多人离开龙湖,也有很多人进入龙湖。对此,龙湖新闻发言人顾伟否认龙湖有裁员的事情,只是对记者说:“有人员走动是很正常的。龙湖内部有很好的人才考评机制,不合适龙湖的,也会建议离开。龙湖在快速发展,整体员工规模还在增长。对人才还是非常渴求的,现在,正在和国际猎头公司合作。”
万科上海区域总经理刘爱明在2007年初对记者说:“上海万科有270人,2006年销售额是36亿元,2007年要达到70亿元,如果人员也增加一倍,管理成本大大提高,这个增长意义就有限。”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实际上,近两年万科的销售额增加了一倍多,人员却只增加到288人,2008年的销售额会达到80亿元。
所以对大企业来说,趁着大势不好,对内叫着裁员,让员工努力工作,趁机提高专业水平,不好的形势就有了积极的一面。在调整人员布局、淘汰不合适人员的同时,还有趁其他公司人员不稳,挖掘优秀人才。2008年以来,就有上海华润老总加盟龙湖,合生上海老总加盟绿地的案例。
作者: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时间: 2008-08-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