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让IT行业也亮起红灯。日前,全球最大互联网购物网站eBay宣布,计划将全球员工数量裁减10%,以应对销售增长趋缓和成本上升给公司带来的困难。近期美国微软公司也传出内部信息,称公司已向职工发出冻结招聘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IT企业纷纷裁员的同时,包括盛大、网易在内的一些中国互联网企业却不约而同地展开大规模校园招聘——这成为当前IT业,甚至全球的特例。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裁员已成趋势,国内互联网企业此时大举招聘,是在强撑脸面,还是在储备人才过冬? 网游公司扎堆校园招聘
“现在公司的正式员工有300人,我们希望从今年的毕业生里再招聘100人。”昨日,中国第三代网络游戏公司蓝港在线CEO王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如是介绍。 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似乎并没有给国内互联网行业带来太大的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互联网公司甚至开始大规模招聘,网易、百度、腾讯等国内一线互联网企业纷纷在校园内搭设展台。 记者从网易获悉,今年网易计划启动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校园人才招聘计划,招聘总人数近千人。据介绍,网易招聘职位将涉及旗下的网站部、研究院以及游戏部等部门。金山公司一位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为了满足网游业务增长,将从校园招聘500人负责网游业务程序、美术和测试等。上述人士进一步透露,“金山已经计划投资1.7亿元用于延揽人才,将网络游戏业务的研发规模扩充一倍。”据悉,经过此次扩军后的金山总人数将趋近2500人,其中研发人员的比例会超过60%,达到1500人。 阿里巴巴招聘为撑脸面?
阿里巴巴人力资源负责人朱岭此前在采访时表示,今年阿里巴巴预计招聘4000人员工。阿里巴巴“圈人”规模成为互联网企业中第一,网易其次提出千人招聘计划,百度、金山等公司则计划招聘人数约600人。而一批刚刚成立不久的网游公司也将招聘人数定在上百人的规模。 国内互联网企业大规模招聘,难道全球金融危机对他们没有影响? 昨日,一位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向记者坦言,“虽然多家公司都宣称自己在最大规模圈人,但这个数字最终会落实多少很难得知。” 记者从北京多所高校了解,多家招聘企业似乎更乐于进行自我宣传,迟迟不进入招聘主题。“就好像是做了场产品广告似的。”一位毕业生称。据介绍,一家国内有名的网络公司在校园招聘会上派出多名公司主管进行讲演,用了很多时间介绍公司的文化和产品,但并没有详细介绍招聘职位。 此前市场有传闻称,由于业务因外贸缩水受创,阿里巴巴将对旗下业务进行全线收缩,并在国庆后裁员。而此次阿里巴巴声称预计招聘4000名员工,遭来“作秀”的声讨。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的招聘也许只是一场宣传秀,“现在大家都认为阿里巴巴的前途堪忧,他们需要证明自己还很健康。” 网游业成“避风港”?
在这些招聘的企业中,不排除有部分是在“撑脸面”,但也许确实有部分细分行业在金融危机中 “幸免于难”。 在上周美国股价一落千丈之际,国内网络游戏赴美上市企业虽也受整体大盘影响,股价下挫,但整体表现优于大盘。据观察,盛大、完美时空等企业股价平稳下挫,均属合理调整范围。这一方面与游戏公司前段时间的回购股票有关,另一方面,人们也相信网络游戏在大萧条中受到的影响较小。所以,在华尔街分析师们纷纷跌下眼镜的同时,不禁有人道出 “中国网游产业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避风港”之言。 近日,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盛大的未来春意盎然,即使面临全球经济低潮,也绝不减少战略投资、不主动结构性裁员,不降员工薪资和福利。同时,盛大正式启动了今年的大学生招聘计划,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招新。上个月,盛大秋季专场招聘上,陈天桥亲率盛大高层到场遴选人才。 同样有校园招聘的动作的网易蓝港在线的CEO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优秀的人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实际上,充足的人才储备已经被多家互联网公司视为应对经济寒冬的对策。 储备人才“过冬”
昨日,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总裁方兴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认为,在全球经济环境下滑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既面临挑战,同时也获得难得的机会。 “经历过几年前互联网冬天的企业都已经有所准备,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扩大人才储备,为下一个互联网高峰的到来做准备。”方兴东认为,目前,中国多家互联网企业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现金储备应对经济“冬天”,并且从长远来看,中国互联网仍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资深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却认为,美国金融风暴将会对中国互联网产生一定影响。投资机构和基金将会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这将影响到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渠道和发展速度。 而针对阿里巴巴、eBay的大幅度裁员,方兴东认为,“在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优秀公司依然会出现问题,个别互联网企业的过度膨胀也将导致裁员危机。” 此外,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顾问张利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在经济寒冬中,互联网企业大量招聘新人,更多的是从蓄势方面考虑。实际上,在经济危机期间,对于有大量现金储备的公司,可以以更廉价的价格找到潜质更好的新人,甚至是竞争对手的骨干员工,加快这些企业的衰退。
作者: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时间: 2008-10-09 |
|